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事件] 又來囉,簡單生活節


上次參加似乎是2006年的第一屆,是近年來主旨跟形象相當貼近我價值觀的活動。所以是去年沒有舉辦的意思嗎?

記得,當天氣候濕冷,小感冒。週五下班後直接從台中搭車上來趕往會場。看完之後不知家裡沒人還是忘記帶鎖匙,所以跑去住王湯米家。主舞台印象中有蔡健雅、陳奕迅、陳綺貞、楊乃文,還有伍佰的「你是我的花朵」... 記憶的收納與索引還真是沒什麼道理吶~

其實也是第一次在攤位看到了能高安東軍的照片,心中再次燃起對台灣高山世界的嚮往!(然後,一個月後我們就要親自踏上海拔三千三的嘉明湖,ㄎㄎ)

總之,今年會有啥節目呢,好奇中?


隨貼一篇「簡單生活」相關的短文:日本自由文字工作者金子由紀子,提倡「用少量物品過悠閒生活」的快樂,從實現「不持有」做起,包括:超過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留戀的物品、無法回歸自然或轉讓給其他人的物品、和自己的生活風格不符的物品。 養成以下七種生活習慣,將會幫你邁進不持有的生活:

  1. 不拿:免費得到的東西,都很少被珍惜,因此往往囤積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例如不拿免費塑膠袋,以自備購物袋來代替;免費發送又用不到的贈品,也要堅持完全不拿的態度。
  2. 不買:衝動購物感覺痛快,但買完東西感到後悔的狀況也不少,因此只要是「如果沒買也無所謂」的東西,就堅持不買,讓物品登堂入室的門檻變窄,如此家中只會出現「真正喜歡」及「真正必要」的東西。
  3. 不儲存:不囤積保鮮膜和衛生紙這類消耗品,也許大減價時買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卻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費。一旦停止囤積,使用時就會更謹慎,並且想出各種生活智慧,例如以密閉容器代替保鮮膜、紗布代替衛生紙,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換來神清氣爽的好生活。
  4. 丟棄:養成丟棄的習慣,雜誌或小冊子超過一定數量,就丟掉;沒在使用的漂亮糕餅盒子、過期的食物和調味料,也丟掉。並且確實執行「丟棄前的準備工作」,例如用美觀的袋子,做為垃圾分類的容器,讓丟棄這件事,變得輕鬆愉快。
  5. 替代:添購一樣物品前,先想想家裡是否有其他東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現有的塑膠板捲成漏斗狀來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個東西;活用現有物品,不是為了彌補貧困,而是為了創造豐足。
  6. 借用:不常用的東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個家庭或許就會減少囤積少用物品的情況,避免壓迫居住空間,減少無謂的浪費。
  7. 沒有也無所謂:購物前,務必自問:「這個真的是必要的嗎?」,時常詢問自己這個問題,也許能得到「沒有也無所謂」的答案;生活中這種東西,應該很多。

心得:
  • 金子由紀子提倡「用少量物品過悠閒生活」的快樂,果然是簡單生活啊。(前文摘自《不浪費的奢華》,金子由紀子著,天下文化出版
  • 其次,個人來說已經執行了「2.只買真正喜歡的」、「6.跟別人借用」,以及「7.思考那些是沒有也無所謂的東西」... 而結果也確實很理想(看看我手上的PS2跟NDSL哇哈哈),反而我比較需要鍛鍊的是「4. 丟棄」。這真的是需要一定程度以上的魄力來執行地~
  • 我想,這些原則並非要我們成為完全的禁欲主義者(!),只是利用這些原則來做為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消費行為最經濟化的練習;找到荷包積蓄與生活樂趣的最佳折衷點,其實是相當有趣的。

最後,差點忘記放上:2008簡單生活節官網。

1 則留言:

方禾設計 | Atelier Cube 提到...

話說我跟ida是看到一半開始感冒的....
今年要一起去嗎?